曹娟(化名)今年58岁
患帕金森病8年多
最近两年,吃了药都不管用
副作用还越来越大
平常走路是小碎步式前进
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
如同生了锈的机器人……
11月5日上午,在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曹娟终于关停了困扰多年的“震颤模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而帮她恢复正常的,正是该院神经外科团队完成的皖西北首例脑深部电极植入(DBS)手术。
帕金森困扰8年
药物治疗无法维持
曹娟来自阜阳市阜南县。
八年前开始,家人逐渐发现她的身体出现状况,据家人描述,曹娟犯病时就像是个生了锈的机器人,整个关节和肌肉都是僵硬的,行动非常迟缓。为了寻求治疗,曹娟多次辗转于阜阳、合肥等地,被确诊于帕金森,通过药物维持。起初药物控制效果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娟每次服药后疗效维持的时间明显缩短,肢体震颤、动作僵硬程度也明显加重,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刚开始服药的那几年感觉还可以,但最近2年,吃药都不管用了!副作用还越来越大!”曹娟说,通常每天吃4顿药,即使药量加到最大,药效也最多只能维持两个小时,并出现明显的异动症状,药效过了,我的身体又不受控制了。
脑内植入电极
帮助患者摆脱震颤
今年10月份,曹娟来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神经外科主任王少华确定曹娟完全具备做脑深部电极植入(DBS)手术的指征。
脑深部电极植入(DBS)是一种微创手术,是将一根很细的生物电极植入到患者颅脑内特定的核团,然后在锁骨下方安装脉冲发射器,也就是俗称的电池,最后将电极和电池连接起来,通过电脉冲发生器刺激其大脑深部的某些特定的神经核团,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减轻相关神经症状,从而达到改善帕金森患者症状的目的。
10月31日,在先局麻再联合全麻状态下,神经外科手术团队成功为曹娟施行了皖西北地区首例脑深部电极植入(DBS)手术,术中调试信号极强,效果满意。
一个星期后,曹娟进行开机测试,当工程师逐一调试不同电极及不同参数的疗效后,曹娟震颤抖动的四肢马上停止,原本僵硬的身体渐渐变得柔软起来,步态有了明显的改善,手臂可以自如摆动,抬腿幅度也与常人没有太多差别。这一幕让曹娟的家属和在场的住院患者啧啧称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王少华主任表示“‘脑起搏器’的刺激位置和刺激参数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抖、慢、僵”
告诉你真正的“帕金森
据王少华主任介绍,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被称作“黑质”的部位出现急剧功能退化,不能产生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使得脑部指挥肌肉活动的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大大阻碍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帕金森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常见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主要以抖动、僵硬和运动迟缓症状为主,多数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失眠等非运动症状。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手脚震颤,或动作僵硬,或行动迟缓,那你可以判断他很有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王少华主任说,当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建议及早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尽早就诊治疗。
在帕金森病的早期,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较好,这个时期被称为“蜜月期”,时间大概3-5年。但是当过了“蜜月期”后,即使增加药物的剂量,治疗效果也不那么明显了,副作用和并发症也逐渐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尽快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脑深部电极植入(DBS)手术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全球已有超过10万名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了该手术治疗,当然,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前也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及综合评估。
——文章转自安徽医科大学阜阳医院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becoming our member!
Congratulations!
Your password has been modified successfully. Please log in with the new password
Hello!
Password reset email has been sent to your registered email. Please click password reset link to change your password!